原標題:環保達人搗鼓廁所凈水新裝置
去年暑期,2013關愛大學生公益行動夢想征集期間,李澤希望通過他耗費5年時間研制的生物凈水系統凈化一條內河涌。但當時由于多方原因制約,他的夢想一直未能實現。不過,接下來的這一年里,他一直沒有放棄,不斷地試驗摸索。
李澤研制的環保型廁所
處理后的污水,還能養金魚
耗時一年改進凈水效率更高
昨日,記者在城北快捷汽配城見到了57歲的李澤,他帶著記者七繞八繞來到了靠近郊邊涌的一個大棚里,記者聽見一陣電機的轟鳴聲,走近一看,3個塑料大桶和一個塑料水槽呈梯度排列,一根水管從臭河涌里抽水注入最高的桶,底端的排水管道則不停地往河涌排出處理后的水。
“這套新型的凈水裝置是我今年2月才做好的,花了一個多月,按照市場價算大概15萬吧。”李澤介紹,這套裝備采用了高濃度的生物膜技術,污水處理效率比一般的污水處理裝置要高4~5倍。“我調研過鎮安污水處理廠,那里也是運用生物技術,但從入水到出水要24小時。”
而他這套系統從入水到出水,耗時只要一個小時左右,每天的處理量為50立方米。
記者看到,原本從郊邊涌抽出來的水非常渾濁,還帶著一股刺鼻的臭味,但經過這套系統處理后,出來的水用非常清澈,也沒有任何異味。為了驗證凈水效果,李澤用處理過的河水養了兩缸金魚,而這些小動物活得非常自在。此外,他還找了第三方的檢測機構(佛山市維中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處理后的水進行檢測,從結果看,各項主要指標均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一級標準。
從2008年到2013年,李澤投入近200萬元研制了第一代凈水系統,但那套系統每天僅能處理約20立方米的污水,效率頗低。
又研發廁所污水循環系統
這一年里,李澤除了改進第一代凈水裝置,還花了不少心思在如何處理廁所廢水上。李澤說,近幾年他調研了不少市面上的移動公廁,他發現,這種移動公廁大多以收集為主,貯存一段時間后必須清理,費時費力。
為此,他結合上述的污水處理方式,研發了針對廁所廢水的凈水系統。“廁所的廢水處理要求更高。”李澤說。目前,他已完成了廢水的基本處理,記者聞了聞他從廁所里提取的處理后的廢水,沒有明顯的異味,但呈淡黃色。“我一直在改進,不過現在這種水用來沖廁所足夠了。”
李澤說,他的技術優點就是簡單快捷,而且占用空間少,不但能夠運用在移動公廁,還能在一些小河涌、村莊、旅游景點推廣。
他希望自己的技術能夠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為治理佛山內河涌出一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