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讓,近年來成了蘭州財政增收的主要來源之一,但根據1月16日蘭州市財政局發布的《2012年全市非稅收入完成情況》顯示,去年蘭州政府非稅收入盡管比計劃超收13.37億元,但與2011年相比仍下降了4個百分點。分析下降原因,財政部門認為去年土地出讓整體低迷,是影響蘭州非稅收入增收的一個重要原因。
2012年,蘭州非稅收入共完成62.7億元,比年初計劃超收13.37億元,但要和2011年相比,則減少了4.01%。
分析今年全市非稅收入減少的原因,財政部門認為主要是去年土地出讓收入有所下降,使得全年非稅收入增幅并不明顯。例如去年上半年,由于蘭州土地出讓計劃偏少,前6個月全市非稅收入只完成了任務量的36%,而下半年,由于蘭州市政府接連出臺大規模土地出讓計劃,蘭州非稅收入才迅速回升,在年底時“搏”了一把,保證全年收入終于按計劃完成。但分析整體形勢,財政部門指出全年蘭州土地出讓還是“成交低迷、收入下降”。
去年蘭州土地出讓整體低迷,財政局認為主要來自政策層面的壓力,包括國土部對土地出讓程序更為嚴格的要求,國家整頓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使得土地儲備貸款難度增大等。而持續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尤其是蘭州要求新建商品房必須無償配建10%保障房的要求,也適度減弱了開發商競買土地的積極性。同時,財政部門認為,令投資者競買土地積極性減弱的更重要原因,是近年來蘭州征地拆遷成本逐年上升、拆遷難度加大。
此外,就去年蘭州全市非稅收入構成而言,市本級非稅收入多達71.03%,而在三縣五區共占的28.97%的收入比例中,榆中、皋蘭、永登三縣在全市非稅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高于城關、七里河、安寧、西固四個城區。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于近年主城區土地儲備日漸緊縮,促使土地開發向縣區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