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數字說話
8% 成都占有中國西部經濟總量的8%
3100萬 雙流機場最近一年旅客吞吐量為3100多萬人次,成都是國內航空第四城。
233 世界500強企業有233家落戶成都。
13 成都擁有13家外資銀行。
10 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10個國家在成都設立了領事館。
成都,地處西部,不沿邊、不靠海。但是,世界最大集裝箱航運企業馬士基,把全球三分之一的出口單據業務放在這里處理;233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于此;全球三分之二的蘋果IPAD電腦由成都制造……曾經的內陸腹地成都,如今已華麗轉身為開放前沿,書寫著多層次、全域開放的“成都樣本”。
財富新坐標
在成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里,有一家名叫“和芯微電子”的民營企業。9年前它成立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僅有4名員工的“小不點”,第一年收入只有8萬元。而今天,它已擁有147項國內國際專利和自己的研發大樓,與賽門鐵克、德州儀器等世界500強企業毗鄰而居。
和芯微電子只是成都這座擁有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展現蓬勃發展活力和旺盛創新能力的一個縮影:全球三分之二的蘋果IPAD電腦和50%的高端筆記本電腦芯片在成都制造并銷往全球;英特爾、聯想、戴爾等全球知名大企業入駐;德國大眾、韓國現代、沃爾沃等汽車企業和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和生物產業重大項目相繼落戶……
今年6月,成都還將成為繼新加坡、巴黎、華盛頓、香港等城市之后,全球第12個舉辦財富全球論壇的城市,屆時各國政要和全球知名企業的高管將匯聚于此,探討財富新趨勢、探尋財富新未來。
一組數據能夠解答財富的選擇:8%,是成都市占整個中國西部經濟總量的份額;3100多萬人次,是成都的雙流機場最近一年的旅客吞吐量,成都是國內航空第四城;233家,是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的總數;13家,是成都擁有的外資銀行總數;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10個國家在成都設立了領事館……
融入全球產業鏈
8年前從成都起飛的國際貨運航班中,至少有七成貨品是服裝和農產品;而今天有一半以上貨品是在這里生產制造的電子信息產品。
數據顯示,2012年,成都實現進出口總額474億美元,增長了25.1%,其中出口總額304億美元,增長32.4%,增幅為全國副省級城市榜首。
在這組亮眼的外經貿數據背后,是成都已經深度融入了全球產業鏈的現實。
英特爾技術與制造事業部副總裁、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卞成剛說,產業高密度聚集可以大幅提升產業鏈的效率。他曾經對戴爾、聯想的負責人承諾“在成都,你們可以在一個小時之內,拿到英特爾剛剛下線最新研發的芯片。”
目前,阿里巴巴、亞馬遜、埃森哲、DHL、馬士基等行業巨頭們紛紛入駐成都,建立起各自的后臺服務與數據處理中心。全球移動互聯網領域(小區網 論壇)創新代表、CNET十佳安卓應用排名僅次于谷 歌地圖的海豚瀏覽器,也將其全球總部入住成都高新區。
成都還通過扶大扶強,支持出口貿易和本地企業外向發展。成都市商務局副局長李皓介紹說,成都已建立起外經合作儲備企業庫,并且整合多個部門建立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信息互通共享,為外貿企業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務,積極培育跨國企業。
打造國際化政務環境
2010年,富士康剛剛入川,就向成都海關提交了一份報告,上面詳細列出了需要盡快解決的100多個問題。
成都海關關長竇志民說,剛接到這個報告的時候,頭都大了,甚至覺得這簡直就是挑刺找茬。
但隨著溝通的深入,成都海關卻越來越覺得富士康提出的這些問題是有道理的。今天,成都海關的通關效率已經從過去的12.5小時縮短到0.5小時。
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葛紅林深有感觸地說,招商引資不僅要讓企業落戶時高高興興,更關鍵的還要讓企業在本地運營的全過程中都能順順利利,即便出現了障礙,也能及時處理掉。
為了幫助企業順利運營,成都市每個季度都要舉行一次外商投資座談會,市長、市級分管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與投資者面對面交流,做到件件有回復、事事有落實。
“全域開放”的成都不僅僅將“開放”定義在對外經貿活動上,還將“開放”落在向全世界主流社會營銷成都以及它獨特而又有韻味的生活方式。
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成都在歐洲掀起了熊貓熱。如今,成都茶館、寬窄巷子的愜意和每年400多個會展、70多個國際會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投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