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三角珠三角
經濟探微
長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兩大地區,在中國經濟面臨結構轉型的當下,這兩大地區在經歷怎樣的變化?這里的企業生存狀況怎么樣?為此,羊城晚報記者近期走訪長三角和珠三角,為您帶來現場報道。
超強臺風“蘇力”已經登陸,溫州依然處于晴雨交錯的天氣之中,位于甌江邊上的鹿城廣場人煙稀少。這里,是溫州標志性豪宅,也是房價最高的地方。
“最貴的時候,這里能賣出將近9萬元1平方米的價格。”連路過的的士司機,都忍不住感嘆,“現在售價連一半都不到了。”價格大跌的并不只是鹿城廣場,那些曾因爆炒而一度大漲的樓盤,例如香緹半島、京都城等項目,價格也都大幅回落。
于是,“去泡沫化”是溫州人給自己的標簽
曾經領漲現在領跌
在鹿城廣場不遠處,黃燕方(化名)所在的房產中介公司并不起眼。抬頭望著那些精致的樓盤,他只是感嘆:“房價掉得狠著呢。”2011年溫州樓市最風光的時候,這里幾乎都是每平方米八九萬元的叫價,“現在均價大概4萬元左右。真是一夜回到開盤價啊。”
明碼標價跌了一半,還不是最厲害的。“前陣子聽說有個老板為了套現,每平米3.2萬元的價格出掉了一套。”黃艷方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不過,3.2萬一平方米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套賣掉的房子面積高達800平方米,一套現就是2500多萬元。“這里都是豪宅,一梯兩戶,差不多400平方米一套,這個老板放掉的應該是頂樓的復式。如果不是急著等錢用,一般不會低到這個價格。”
溫州人愛炒房,也許是從自己門口開始的。數據顯示,2006年,溫州市區住宅銷售均價為每平米8000元左右,2010年已上漲為每平米25000元,5年內溫州房價上漲超過200%。
黃燕方在樓市“江湖”的時間不長,他認為最瘋狂的莫過于2008年。“那時候溫州老板手里有的是錢,一個新樓盤一開盤就馬上售罄。”給黃燕方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不只是價格當年,一個出名的樓盤開盤時領的銷售號,可以炒到三五十萬。“那時候,溫州幾乎所有的企業都直接或間接涉足房地產投資,我們行業內都知道,好些出名的企業家們或公或私,聯合起來投資房地產。”溫州樓價一度直超國內一線城市的平均房價,最高沖到2011年上半年的每平方米34674元。
漲得快,意味著跌得更痛。
僅僅4年后,2012年溫州的樓價開始暴跌,黃龍、江濱路等優勢地段出現了“跳水價”。浙江省溫州市物價局監測預警分局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溫州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和成交均價雙雙下降,其中均價下跌24%;同時,土地平均樓面地價處于近5年來最低值。今年3月份,溫州房價運行顯得有些特立獨行。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房價漲勢如潮的情況下,溫州卻成為70個大中城市中唯一出現房價環比下跌的城市。而上個月出爐的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顯示,2013年5月,全國百城中只有13個城市住宅價格同比下跌,排第一位的就是溫州,跌幅在10%-20%之間。
“香緹半島(在鹿城廣場附近)的房子開盤的時候單價炒到5萬多,現在才3萬左右,低過開盤價。”黃燕方對記者坦言,“現在還不到抄底的時候。國家對房價調控越來越嚴,溫州老板現金流越來越少,這里被炒到天價的房子依然會一天天跌價。”
租金暴漲商鋪轉手瘋狂
跟商品房房價“跳水”狀態相反,商鋪的租賃價格卻節節飆升。
今年4月,溫州永中最熱鬧的商業街爆出一夜數十家商鋪齊齊貼出“店面轉讓”的新聞震驚業界。跟大多數商業街一樣,這條羅東街經營的大多數為珠寶店、服裝店、小飾品店和蛋糕店,但4月時,這百余米的路段就有幾十家店面陸陸續續貼出了“轉讓”的紙條。而轉讓的很大原因便是租金太貴。“虧不起,只好轉讓。”羅東街上服裝店老板都在哭訴,據悉,一家面積為25平方米左右的店面,去年一年租金已經超過了23萬元。
更有意思的是,不少商鋪在轉讓過程中,還帶著巨額的轉讓費。以市中心最繁華的商業街五馬街(相當于廣州的北京路)中部位置的臨街大型店鋪為例,面積約700平方米月租為36000元,可是“急售”且轉讓費用高達60萬元!“這個商鋪很新,自上次裝修不滿1年”,中介張先生透露,這樣的轉讓費用在五馬一帶絕對算不上高的,由于是著急出讓,原本的租客單算轉讓費損失了40多萬,“商店原來做的也是服裝生意,從上一任轉過來已經花了100萬”。
營業不足一年,又為何急于再次轉手?中介含糊其辭,但在溝通中卻多次提及需“一次交付全年租金430萬”,最少也得預付半年租金,字里行間透露出的都是對于現錢的渴望。
不遠處,另一家位于府前街的店面卻打出了“轉讓費為零”。為何相隔不足千米,轉讓費卻大相徑庭?該店的房屋中介則直言是“原先的老板因為資金問題進了公安局,店面也已經被查封”,此種情況下,房東只得另尋租客。因為不好出手,原本相連的3間店面,既可以選擇整體出租也可以按照租客的需求分租。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溫州商鋪近大半年來出現轉讓費高于租金的情況讓人擔憂,剛裝修不久,甚至是精裝修之后就轉讓,大多數都是老板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不得不急忙高價轉租。”
現金流斷房價恐怕還要接著降
“現在有錢能投資什么?房地產是肯定不行的。”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一句話道出了真相。
雖然房地產的暴漲一度吸引了大量的資金,但溫州房價高漲的背后,卻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實業的發展。“房地產行業需要實體經濟的強大支持才能保持穩定。”曾有中小企業家向記者坦言,2010-2011年間,房地產行業就像一塊“肥豬肉”般吸引人,不少老板忍不住誘惑砸錢進軍房地產。“做實業實在太難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那時候,外貿訂單開始減少,利潤大不如前,同行們的熱情遭到了打擊,就轉向金融行業,炒房。”該企業家向羊城晚報記者坦言,幸好自己堅守在實業運作中,不然,“接盤手隨時有可能是自己。”他自嘲,“現在銀行放貸太緊,不少老板迫不得已,只好忍著巨虧把手上的房子、豪車放掉,能盤活一點是一點。”
今年4月,溫州市委黨校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合作推出的《2013年溫州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以下簡稱“溫州藍皮書”)發布,編撰者溫州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金甌對媒體表示,2006年~2012年,溫州市區商品住宅年均銷售量約為60萬平方米,但2012年年末,市區卻有80萬平方米左右的商品住宅存量,大約需要1年零4個月來“消化”。他直言,目前溫州的房產庫存壓力較大,這意味著溫州房價或將持續下降。
《藍皮書》中的一組數據也顯示了溫商對房地產投資的熱情開始減退:2012年溫州完成工業投資469.29億元,同比增長42%,基礎設施投資628.65億元,增長48.3%,房地產開發投資687.50億元,僅增長1%。
(作者:李曉莉、戴曼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