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陶行業的發展至今已承載30余年的輝煌成就。生在著名陶瓷產區的人,驕傲如故,身在陶瓷行業奮戰的人,百感交集。
改革開放給陶瓷行業打了雞血,陶瓷企業遍地開花,陶瓷產品青出于藍。時代變遷的今天,國內房地產大變革,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處于高度發展時期的陶瓷行業,未來的三大競爭焦點備受關注。
一、產區競爭:差異化轉型 平衡產銷
目前,我國主要的陶瓷產區包括了廣東、山東、四川、湖北、山西、福建、河北及遼寧等地。其中廣東佛山最具代表性,陶瓷產能幾乎占據了國內建陶的半壁江山,同時也是眾多龍頭陶瓷品牌的發源地和集居地。2007年,佛山陶瓷產業為響應轉型升級的要求,眾多本土企業紛紛向外遷移,從而形成了“東陶西進”“南陶北上”的態勢,山東淄博、福建晉江、四川夾江等產區的強勢崛起也是有益于佛山陶業遷徙的帶動。
近年來,國內陶瓷行業內外艱困,最大的問題便是產能過剩,出口受阻了,眾多陶企紛紛轉向內銷,于是市場疲軟、產品同質化、渠道單一的“并發癥”隨即出現。整個行業都不得不面臨同一個困難,于是,全國各主要陶瓷產區便陸續轉型以謀求突圍,平衡產銷。以廣東佛山和山東淄博為例,作為陶瓷產區龍頭的佛山將沖刺“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的綠色展貿經濟,高端化產品以及人才專業化將重整產業升級的旗鼓,大數吸引國內及國際著名陶衛品牌的進駐,從而逐步提高了佛山陶瓷的行業權威,以品牌魅力穩守產銷市場份額。而后勁十足的淄博陶企將會注重全拋釉生產線的調整,同時配合新噴墨技術的大規模引進,產品將會從數量及質量上轉型,檔次提升,生產專業化,供需更加有針對性。
二、產品競爭:環保是基本,研發是頭等
近年國家在產業環保政策上加大了管理與執行力度,一直披得一身“重污染”“高耗能”標簽的陶瓷行業自然不能豁免,也因此,很多陶瓷都在這股環保整治中被淘汰。順應國家可持續發展之路,低碳環保節能減排的觀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所以低碳環保且節約成本將會越來越成為陶瓷產品設計、研發、生產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陶瓷行業發展轉變中的最基本方向。薄板、軟瓷、仿石瓷磚的誕生就是最好的說明,仿石瓷磚可減少對天然大理石資源的掠奪,破壞生態環境;薄板、軟瓷可降低人工、運輸成本,實現建筑輕型化和節能化。
國內陶瓷行業的產品嚴重同質化、低附加值問題一直是痛而無語的頑疾,抄襲成風,設計“信手拈來”,人有我也要有,行業規范如擺設。正因如此,很多陶企都會激勵起自身對新產品研發的熱枕,創造具有品牌個性化特點的產品,并且會越發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特別是對于一些行業老大,這些企業會加大產品設計、研發的力度,力求縮短產品從圖紙到市場的時間差,以創新搶得市場先機。所以,新一輪的產品競爭也隨即展開。
三、渠道競爭:線上渠道是必然,線下服務是王道
如今是一個電商高速發展的時代,泛家居產業試水電子商務已不少見,電商渠道所帶來的銷售效益不容置疑,因此傳統陶瓷行業也在積極投入到電商平臺上,把線下的優勢延續至線上,把線下未能發掘的品牌潛能努力在線上得以實現。
電子商務的確是現階段行業發展的主題,可是傳統起家的陶瓷行業一直都兼備完善的營銷渠道和營銷模式,而網絡營銷最大的特點、最受人關注的便是價格。如此一來,價格公布天下,天下不亂行業也會亂如七國,損害的不僅是經銷商,更是苦心經營多時的品牌。
雖說如此,“電子商務將會成為陶瓷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的確是不爭的事實。對于陶瓷行業,網絡是好,銷售就暫時免談了,特別是對于瓷磚品牌。因此,陶企會更傾重于通過網絡進行一個網絡推廣,口碑傳播,塑造品牌形象,全面發掘招商渠道。網絡商城一如以往淡定,微博剛涼,微信、二維碼也冷不及防地成為了一大批陶企覬覦的“蛋糕”。通過對線上營銷渠道及資源的整合,網絡成為了新的競爭戰場。
網絡的東西看得到摸不著,線上各種營銷、推廣要見效顯著,這就離不開線下服務的落到實處。陶瓷產品并不像衣服、食物等一樣的一次性消費品,后續的終端服務才是品牌真實力的根本表現。可想而知,陶瓷行業在線上不斷乘勢追擊的同時,相應的線下服務模式也即將打對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