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網】“入園之前,公司員工10人,現在已經增長到20人。”德化卓越陶瓷電子商務部負責人鄧風云告訴記者,從5月份入駐園區到現在,公司電商部門的規模已經擴大一倍,業務量也隨之增加。
日前,記者在德化電子商務創業園走訪時發現,像卓越一樣,通過入駐園區、抱團協作而不斷壯大的陶瓷電商企業越來越多,目前已經有66家企業正式入駐園區,包括60家電商企業和6家公共服務機構。
搭平臺促進企業抱團協作
據了解,中國瓷都·德化電子商務創業園,總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采用“租賃廠房改造、政府主導建設、專業團隊運營、企業免費入駐”的模式進行運作,通過“一園區五平臺”,集聚全縣電子商務人才、金融、技術、資源,提供公共服務、推進協同創新、強化龍頭引領、實現孵化創業,目的就是實現電商企業抱團發展。
創業園建立后,企業間的抱團協作正在逐步實現,入駐企業博為藝品在園區工作人員的牽線搭橋下,與福建省德化真泰爾陶瓷有限公司進行合作。“真泰爾公司有品牌、質量、款式等優勢,我們則有強大的線上銷售團隊和豐富的網絡銷售經驗,雙方合作各取所需。”博為藝品負責人林錦彬說,自合作以來,公司銷售額每天都在增長。
鑫盛網絡服務公司以提供培訓和代運營服務為主,入駐園區后,通過園區平臺的宣傳,業務規模迅速擴張,“以前每個月培訓的人數就30多個,現在平均每個月培訓的人數有350多個。”鑫盛網絡相關負責人方德盛告訴記者。
“通過建立創業園,把分散在各個角落的電商企業整合進園區,產生了極大的集聚效應,目前園區除66家入駐企業外,周邊還吸引集聚數十家電商企業和電商配套服務企業。”德化縣電商協會副秘書長洪泉泉稱。
降成本園區實行三年免租
除了搭建園區企業間的合作平臺,完善陶瓷電商產業發展鏈條,園區的建立,還為入駐企業節省了運營成本,幫助企業更好地做大做強。
“園區實行的是三年免租政策,還經常提供免費的人員培訓服務,等于幫我們節省了成本,沒有租金的壓力,企業將更多的資金用在發展業務、擴大規模上。”鄧風云稱,這也是自己的電商團隊入駐園區后,能夠快速擴張規模的原因之一。
據了解,目前園區著力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引進6家第三方專業公司搭建陶瓷產業特色專業服務平臺,為電商企業提供信息咨詢、團隊培養、品牌塑造、運營推廣、攝影包裝、金融支持、速遞倉儲、商標注冊等一系列公共服務。
此外,還引進工商部門和質檢部門入園區服務,提供工商注冊、免費產品檢測,并通過免費培訓和高校人才對接會,為入駐企業解決人才困境。
“集中發展模式,改變了電子商務無序發展狀況,一方面達成了很多共識,如協商統一價格,避免打價格戰而內耗,共同打造‘中國瓷都·德化’區域品牌等;另一方面,通過互相學習、溝通交流、共同培訓,解決了很多發展陶瓷電子商務的共性問題。”洪泉泉稱。
促轉型線上營銷開辟新通路
創業園的建立,最直觀的效果就是陶瓷銷售量迅速提升,目前,德化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的快遞量超2萬單/日、銷售額200多萬元/日,特別是茶具網購,目前已占全國茶具網絡銷售市場份額的80%。但更重要的是,電商這一新型業態激活了德化陶瓷產業潛在發展動力,推動了陶瓷產業轉變提升。
據介紹,傳統的陶瓷營銷主要是通過展會、品牌店、加盟店等“線下”渠道來獲得訂單和銷售產品,這種營銷模式受資金、人員、空間等因素影響很大,而且市場拓展也相對較慢,而電子商務恰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
從去年開始,德化縣幾家較大的電商企業在短時間內打開了市場,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影響力,這讓傳統陶瓷企業很“震動”,也真正見識了“線上”營銷模式的“強勁”。
陶瓷電商產業園建立后,隨著園區企業銷售規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設立電商部門或電商子公司,通過線上營銷開辟銷售新通道。
目前,德化縣1400多家陶瓷企業中,自建官方網站的有300多家,開網店的有1800多家;在全球最大的B2B采購批發平臺“阿里巴巴”上,通過誠信認證的有727家,占全縣陶瓷企業的52%。自今年2月份起,從德化寄出的網絡銷售快遞單量,每月以40%的速度在增長,今年德化縣陶瓷產品“線上”銷售額有望突破1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