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套餐服務模式逐步成為成都家裝主流家裝消費模式之后,以“省錢、省時、省力、省心”為主要產品特點的家裝公司也陷入了惡性競爭的怪圈。低價釣魚、惡意增項、材料以次充好等不良家裝現象層出不窮,這讓套餐服務模式最早創建時的初衷發生了改變。
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近年來,成都家裝公司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爆破式”的品牌促銷大會戰,整裝服務模式的異軍突起,外來家裝公司對本土家裝公司服務的挑戰,中高端和中低端家裝市場兩極的加速分化,市場規范性的不斷提升……2013年下半年市場需求突然減少,成都家裝行業正在經歷著一場復制、探索成熟家裝服務和營銷模式的巨大變革,各個成熟的家裝公司正在尋找新的定位。
消費模式
上下半場呈現兩級分化
隨著交房集中放量,2013年5月份之前,成都家裝市場迎來了一波“小陽春”的旺季。成都家裝市場涌現出了多家家裝公司單月業績突破千萬元的盛況,龍發裝飾、新空間裝飾等部分家裝公司業績甚至超過了2000萬元,楷模裝飾、上舍居等瞄準中端的套餐整裝公司也取得不俗戰績。
不過到了6月,成都家裝市場消費需求驟然下滑,7、8月家裝公司普遍感覺到市場疲軟,傳統的10月旺季也未能旺起來。據成都一家專門從事施工現場包裝的某業內人士介紹,7、 8月之后,成都家裝公司開工工地急劇減少,與年初“做不完”的情況相比,他們不得不到處找裝修公司拉生意。
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品牌裝修公司開始嘗試“走出去”,革新營銷模式和家裝服務模式。除了大多數套餐與整裝服務模式家裝公司仍然堅持以傳統媒體推廣作為主要的品牌推廣和營銷渠道,并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傳統家裝公司營銷渠道則呈現出了多樣化趨勢。
市場格局
外來品牌入駐加劇整裝趨勢
當套餐服務模式逐步成為成都家裝主流家裝消費模式之一之后,以“省錢、省時、省力、省心”為主要產品特點的家裝公司也陷入了惡性競爭的怪圈。低價釣魚、惡意增項、材料以次充好等不良家裝現象層出不窮。一味拼“低價”帶來的漏項等現象不僅損害了消費者對套餐的滿意度,也讓套餐服務模式最早創建時的初衷發生了改變。
盡管如此,整裝服務模式的趨勢并未發生大的變化。以生活家裝飾、朗潤裝飾為代表的傳統整裝服務模式公司,迅速擴展,業績名列成都家裝公司前茅,甚至超過很多老牌傳統家裝公司。
此外,外來公司搶占成都市場也帶動了整裝的新發展。6月,北京實創登陸成都;9月、10月,來自湖南的金煌裝飾和天地和裝飾也強勢登陸成都。為此,短短一個月之內,豪庭裝飾、大筑裝飾等多家本土整裝公司立即調整了產品結構,推出基礎裝修、家具、家電、軟裝、燈飾等全包完,帶上衣服就能拎包入住的家裝產品。
營銷模式
由坐店等客到出門找客
前幾年市場情況不錯的時候,家裝公司坐店等客,家裝公司只需要品牌推廣出去生意就上門。今年隨著市場需求的減少、剛需客戶的增加,家裝公司不得不走出店面尋找客源。
以龍發裝飾為代表的家裝公司展開了小區營銷;以新空間裝飾、美家堂裝飾等為代表的品牌家裝公司則采取了參與各種砍價會、品牌聯盟大促銷等運動式活動促銷方式,尋找新的營銷渠道。“今年新空間裝飾活動合作媒體和機構比去年增加了10倍。”新空間裝飾副總經理張中國表示,從今年年初起,公司就確定了活動營銷的戰略,拋棄了以前單純的品推,轉向以營銷為主,在消費者直接接觸過程中推廣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成都家裝市場業績最好的兩大家裝品牌仍然以整裝領銜,新佰利旗下的美化天下領銜、朗潤家居集團旗下的生活家裝飾。業之峰、東易日盛、龍發、新空間等傳統家裝品牌也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制度規范
成都家裝市場進一步規范
但是,要實現家裝產品的標準化、規范化仍然任重而道遠。盡管今年9月1日起我國首部家居行業國家標準實施,讓長期無標準可依的家裝行業有據可依,特別是明確規定了“家裝預算與決算不能超過8%”等規定,重點治理家裝惡意增項等家裝突出問題,但是具體實施細則尚待完善。
在此過程中,龍發裝飾率先在成都實行第三方監理;川豪裝飾率先與四川省消委會合同建立家裝投訴站等方式,彰顯企業對家裝服務誠信、質量保證的信心,積極引領市場向規范化方向發展。此外,作為成都最早的套餐代表企業楷模裝飾則差異化地推出了全新“體驗式”家裝館——楷模旗艦店,進一步提升整裝的服務便利性和透明性。
同時,楷模裝飾、金煌裝飾、九鼎裝飾等率先嘗試加入本報“家裝聯盟”,主動接受媒體和社會的第三方監督,也是為了以榜樣的力量推動成都家裝市場規范性進一步加強。
張照華 華西都市報記者韓欽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