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和藝術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無價瑰寶,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發展史的光輝寫照。多年來,中陶協注重陶瓷文化產業的發展,注重陶瓷文化帶動陶瓷產品設計及品質的提升,為企業爭取國家扶持政策的同時,也十分注重政策的落實。經爭取,國務院先后4次提高了部分陶瓷產品出口退稅率,緩解了陶瓷行業的困難。
陶瓷品年增長10%,發展態勢良好
近年來,我國陶瓷行業在產業規模、效益、質量、結構、創新、環保等各個方面取得很大進步與提升,陶瓷工業總產值由2007年底的2750億元提高到2012年底的5830億元,各類陶瓷產品產量平均年增長10%以上,中國陶瓷工業整體發展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中陶協按照特色區域命名管理辦法,先后對江西萍鄉“中國工業陶瓷之都”、廣東饒平“中國日用陶瓷出口之鄉”、“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等24個陶瓷特色區域進行了命名。目前,全國陶瓷區域性布局已經形成以傳統產區為龍頭,其他地區競相發展的良好局面。在全國20000多家各類陶瓷企業中,集群企業數量占80%,并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設計創新,增加產品文化內涵
2010年12月,中陶協在佛山舉辦了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全國20多個產區參評作品達2700余件(套),80多所藝術設計類院校、眾多陶瓷藝術工作者參與其中,盛況空前。該活動的舉辦,對提高我國陶瓷行業文化創新能力、推動人才培養、提升陶瓷行業設計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近兩年,陶衛對于產品設計越來越重視,設計水平也有了質的提升。
陶瓷文化產業的發展極大促進了產品創新。一些知名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衛生陶瓷企業,圍繞主導產業,充分發揮生產研發和藝術創意兩個優勢,在其產品中更多融入藝術元素,增加文化內涵,使產品實用功能和審美情趣相得益彰,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