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會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購買瓷磚的時候明明已經計算好用量,但是到最后還是不夠用。其實在家裝中都會有一些建材的損耗,不僅僅只存在瓷磚中,但是這些損耗不是不限制的,學會將損耗降低到最低,可以節省下不少錢。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說說瓷磚鋪貼的損耗要 怎么降低,這樣子才能盡量的少花冤枉錢。
在瓷磚和地板的鋪裝過程中,損耗是必然存在的。由于房間尺寸與瓷磚尺寸不一定相配,所以需要裁掉瓷磚,被裁掉的瓷磚如果不能繼續利用就造成了損耗。據介紹,一般來講瓷磚的總體損耗率在5%-10%之間屬正常。那么哪些屬于正常損耗,哪些有屬于非正常損耗?這些損耗怎么才能降到最低呢?

減少瓷磚的損耗
正常損耗:
1、房屋空間和瓷磚拆片的大小尺寸不符。例如,房屋3.65米寬,那么裝600×600毫米的瓷磚剛好合適,但若是4米寬的房屋,那剩余20厘米的瓷磚就得切掉,造成損耗。另外,選用瓷磚的尺寸越大,損耗越多。如果是800×800毫米、1200×1200毫米的瓷磚,被裁切下來的瓷磚損耗就更大,這樣的損耗遠不止10%。
2、按照國家瓷磚出廠的標準,瓷磚出廠會存在色差、薄厚不同、不方正、翹皮的情況,即使是一批合格瓷磚也會有不合格產品,業主所購買的瓷磚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合格產品。施工中,將瓷磚切開也會有工差,即正常失誤的存在,按理來說,一般100塊瓷磚中出現2塊瓷磚損耗屬于正常范圍。這些損耗都是正常的。
3、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房屋形狀,如果房屋存在很多拐角、圓弧,損耗相對較大;房間越小,損耗越大;如果房屋很方正或者房屋尺寸與地板尺寸相匹配,損耗相對就小;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也會對損耗造成一定的影響,技術熟練的工人會對屋子大概測量,計算怎么鋪才劃算。
減少瓷磚的損耗
非正常損耗:
主要是由選購和施工不當引起的。若瓷磚質量差,則施工時破損的可能性就大,損耗必然大;而客戶不能接受瓷磚色差過大時,工人在預鋪時會把色差大、不方正、翹皮的瓷磚拿出來,若是“低價處理”無法退換的產品,“這種損耗是非常驚人的。”而施工操作中,如鋪裝時不小心將瓷磚敲碎了,這是工人不熟練造成的,如果100塊瓷磚中敲碎塊數超過2塊,都屬于非正常損耗。
全程監控降低損耗
專家建議,要降低瓷磚的損耗,必須從整個流程環節上加以把握。
1、消費者最好購買合格產品,并與商家約定更換條件,如是否可補、退貨、更換、索賠條件和責任等,一旦出現問題也知道如何處理;
2、另外在購買時對瓷磚尺寸也要有所考慮,普通10-30平方米的房間,一般鋪600×600毫米的瓷磚就行,不用選太大的瓷磚,不然損耗更大。
3、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有少部分的瓷磚會在不小心的情況下壞掉,最好是請比較專業的搬運公司。
4、為了避免瓷磚損耗,還得監工。工人們施工不小心或者有意的浪費材料都會給業主帶來很大的損失,一旦發現工人把瓷磚裁了扔一邊不管不顧,或者弄碎了,都得問清楚,防止工人隨意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