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8日起,證監會陸續公布IPO預披露企業名單。截至5月14日,共有321家企業披露招股說明書。在此次大規模“開閘”過程中,12家家居企業擬登陸資本市場。但是,爭論也隨之而來。陶瓷行業與房地產行業緊密相關,在后者遇冷,甚至有下滑趨勢的時間節點上,前者卻迎來了最密集的上市潮。陶瓷企業上市,是圈錢,還是借力發展?
上市有望出現大企業集團
陶瓷行業的景氣指數也影響市場對企業上市后的估值判斷。分析師指出,從大環境看,GDP一直處于上升狀態,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也為陶瓷企業提供了發展動力。對于陶瓷行業而言,企業上市的意義不言而喻。業內人士表示:“上市陶瓷企業本來就不多,而企業上市后不得不透明,在證監會等部門的監督下,走上正規化、現代(現代裝修效果圖)化的發展道路,對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極為有利。更重要的是,有了資本的支持,這些陶瓷企業就有能力進行資產重組,有助于加快行業發展。”
中國家居品牌聯盟秘書長表示:“此次IPO企業的集中披露,表現出監管者和投資者對資本市場謹慎樂觀的態度。股市不好的時候,企業可以較低估值進入市場,但企業上市的目的就是融資,投資者會根據企業的實際價值來購買股票,具有投資價值的企業仍會脫穎而出。”
上市多贏選擇或成行業競爭發力點
多家陶瓷行業是一個投入較大的傳統行業,無論是生產線擴建、研發新產品,還是渠道拓展,都要耗費大量資金,所以陶瓷行業對資金的渴求比其他行業更為強烈。
陶瓷企業融資通常有三類用途:一是主營產品產能的擴建或技術改造;二是營銷渠道擴張,尤其是連鎖店的建設;三是研發,包括研發中心的擴建和改建等。
“陶瓷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從洗牌進入業務重構階段。現在仍活躍在市場上的陶瓷企業,要么是在某一個細分領域具備一定競爭優勢,要么是憑借早期資本運作積累了強勁的綜合競爭力。這些企業若想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勢必需要大資本的支持。”上述分析師說,“顯然,IPO是一個多贏選擇。除了提供充足的資金和市場資源外,作為一個面對消費者終端市場的行業,上市帶來的品牌效應也是企業所看重的。從這個角度看,IPO有望成為陶瓷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發力點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