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秦虹:房地產市場未來發展將面臨結構性機會
11月16日下午,“鄭州航空港區發展暨區域價值高峰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在此次論壇上,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發表“未來房地產發展的結構性機會”的主題演講,稱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所面臨的發展和過去十年所經歷的發展有很大不同,未來面臨的主要是結構性機會。

秦虹說:“面臨未來房地產的判斷,社會各界差別特別大。今年年初以來關于中國房地產市場要崩盤的言論特別多,但是也有一些人對未來房地產市場有非常好的預期,并有某經濟學家坦言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十年才是黃金十年。”
關于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所面臨的發展,秦虹稱未來一定和過去十年所經歷的發展有很大不同,將面臨結構性機會,具體總結為三個方面。
行業高增長時代過去
11月13日發布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722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4%,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8849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8%,降幅比1-9月份收窄0.8個百分點。
秦虹表示:“整個行業高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以銷售指標作為領先指標為代表,整個行業的增長速度將會從過去十年的兩位數降到未來的個位數。”
而房地產業的發展和整個宏觀經濟是同步的,宏觀經濟增長速度下臺階,房地產增速也在下臺階。房地產從過去的低基數、高增長一定會走到未來的高基數、低增長。這對于所有開發企業意味著什么?秦虹講:“意味著絕不可把過去高速增長的經驗復制到未來。”
存量房勢態逐步走來
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交易以絕對新房為主的時期也會過去,未來正在迎接存量房市場擴張形勢的到來。
秦虹說:“過去無論是住宅、商業還是辦公等所有地產,完全靠新建商品房來應對需求,所以那個時候是一個大開發時代,但隨著房地產總量問題已經基本解決,未來面臨的主要是結構性問題。”
隨著供給能力增強,房地產市場已經從過去的完全靠新建商品房、靠開發來滿足需求,轉變到一部分需求是靠存量房或者二手房市場得以滿足,存量房勢態已經逐步向大眾走近,那這意味著什么?
秦虹分析:“既是市場有需求甚至需求仍然很大,但是對新房的需求有可能降低,因為二手房市場正在興起,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一定會走到現在的發達國家房地產市場格局,就是整個市場交易以存量房為主。”
以美國為例,秦虹講到美國一年需求量500萬左右的房子應該說不算小,但是二手房市場可以滿足它91%的需求,新房只占交易量的不到10%。
非傳統住宅面臨新機遇
整個房地產市場以住宅開發為絕對主體的階段也已過去,未來整個住宅市場特別是傳統住宅市場的增速會下降,但是非傳統住宅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秦虹坦言:“這就是說展望中長期房地產,面臨的市場格局將會和過去所經歷過的房地產格局不同所在。”
在這樣一個市場格局下,秦虹還認為房地產企業投資趨勢的判斷、投資的選擇以及企業的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把過去十年總結為趨勢性機會的話,未來面臨的主要是結構性機會。在趨勢性機會下,各行各業投房地產,千家萬戶買房子都是正確的。無論你懂還是不懂,只要進入了房地產就會賺錢。但是未來房地產企業的專業化能力、創新能力才是真正能夠在這個市場上站穩腳跟的根本所在。”秦虹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