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LED燈絲燈剛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彼時,LED燈絲燈飽受爭議,來自業界的各路專家就燈絲燈的出現究竟屬于創新還是倒退展開了激烈的辯駁。而今,以飛利浦、歐司朗、木林森等為代表的巨頭企業紛紛火力全開,加碼布局,燈絲燈再一次成功地刷新了它的存在感。
從年初法蘭克福照明展上LED燈絲燈的大放異彩,到木林森借力燈絲燈全面布局歐美市場,燈絲燈這個話題不斷地奪人眼球。燈絲燈以技術創新的形象出現在各大知名企業的展臺,并以逐步貼近普通球泡燈的親民價格吸引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展現了其在細分應用市場的精彩表現。
花式逆襲 各路企業加快布局
2016年,LED照明市場最火爆的產品莫過于燈絲燈。從國際大佬飛利浦、GE的強勢進入到國內巨頭木林森、晶電的高調布局,LED燈絲燈經過近幾年的市場檢驗后,在今年終于迎來了真正的“逆襲”。
其中,最為業界關注的是2016年木林森火力全開進軍燈絲燈領域。木林森股份3月24日發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木林森有限公司于3月23日與嚴建國簽訂收購超時代光源(集團)的意向書,公告描述,該企業為國內最大的LED燈絲燈生產廠家。至此,木林森在向行業傳遞重要信號:全面進軍LED燈絲燈領域。
木林森有限公司承諾,將保持超時代光源的業務穩定和人員穩定,同時指出,本次對外投資符合公司發展戰略,通過收購目標集團可以用最快的途徑取得LED燈絲燈的技術工藝和市場份額,對充實和豐富公司的LED照明產品線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基于并購后的產業協同、整合效益,對木林森有限公司未來業績將產生積極作用。
其實,早在2015年末就有媒體報道,木林森將牽手晶電開發新一代LED全周光燈絲燈泡。這一戰略性合作,在2016年初得到了雙方的肯定。對于此次合作,木林森股份執行總經理林紀良表示,“晶電是全球知名的LED上游企業,與木林森有十余年的戰略合作,加上晶電在燈絲上又有諸多專利布局,因而視為木林森在發展燈絲燈產品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事實上,今年以來,除了飛利浦、歐司朗、GE、木林森等大廠外,國內陽光照明、佛山照明、上海亞明、亞浦耳、鴻利光電、杭科光電、木林森、柏獅、恒星高虹、源磊科技等LED照明廠或者封裝企業也紛紛進入LED燈絲燈領域并加大量產。據相關媒體報道,國內目前生產LED燈絲燈的相關企業已接近800余家。
技術逐漸走向成熟
自2008年面世以來,LED燈絲燈一路走來并不順利。從最初的飽受非議到如今的廣為接受,燈絲燈經歷了曲折的8年。“LED燈絲燈所經歷的過程,是產品市場發展的過程,也是LED燈絲燈技術難題被逐步突破解決的過程。”惠州英吉爾光電總經理賀能用技術的成熟來解釋燈絲燈市場的火爆。
長期以來,燈絲燈飽受散熱難、功率低以及價格高之苦,這也是導致其長期不被市場看好的原因。直到2015年下半年,LED燈絲燈技術瓶頸隨著線性恒流驅動IC的介入被打破,再加上芯片、封裝器件、熒光粉、基板等材料和設備的逐步成熟匹配,燈絲燈發展上升到新階段。
“當下,我們木林森已和晶電合作研發新的技術方案,找到把燈絲做得便宜的突破方法,例如將燈泡外殼以玻璃開模,使得燈泡達到全周光的效能,而成本結構也能最便宜。”木林森的執行總經理林紀良表示,這或許也是目前LED燈絲燈泡降價的主要方式。
木林森表示,新開發的LED燈絲燈泡更具成本競爭力,且在節省零件耗材后,LED燈絲占燈泡成本比重達50%,較過去LED光源僅占整體燈泡成本15% 大幅提高,使得LED光源技術再度主導燈泡成本。“目前木林森的LED燈絲燈的相關產品已經完成國內外主流市場相關認證,并開始配送樣品,很快在全球范圍內,木林森將會掀起一場‘LED燈絲燈旋風’。”林總講道。
柏獅光電總經理王鵬在近日發表的《2016燈絲燈:從技術之爭步入渠道之爭》一文中也指出,今天的燈絲燈已經用行業先驅三年的時間和投入為后來者鋪平了前進的道路,在技術細節上未來雖仍有兩到三次顛覆性的革命,除此以外,這個產品技術上基本已經成熟穩定。那么今天燈絲燈技術端需要解決的不再是一個個問題,而是基于成本優化的自動化生產路徑以及產品創意方面的日臻完善。
“我們生產的燈絲燈,價格方面已能秒殺普通塑包鋁球泡燈,下一步,我們目標是在性價比方面全面超越球泡產品,以此逐步占領市場。”專注于LED燈絲燈產品的日昌晶集團董事長劉啟蔚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