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官網發布了一份名為《從公共照明角度治理社會不平等》(Tackling Social Inequalities in Public Lighting)的報告,該報告顯示,城市照明設施在布局方面的差異進一步加劇了城市中的不平等現象。
研究表明,為了方便閉路電視監控、預防犯罪,公租房附近往往會過多地配置照明設施,而這些設施將這一地區標識為危險區域,導致人們紛紛敬而遠之。相比之下,在相對較為富裕的街區,照明設施更多地是作為整體設計的一部分,用來突出這一區域的安全度、價值感與美感,從而吸引更多市民前來欣賞美麗的夜景。這種對比不僅導致了城市不同地區之間隔離感增強,也增加了公租房社區的維護成本。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社會學副教授唐·斯萊特(Don Slater)表示,并不是所有的城市空間都需要高度審美化的照明方案,但良好的照明設計既有助于居民們跨越區域相互融入,也可以使城市生活更為舒適。
針對照明設施差異反映出的地區不平等問題,該報告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報告提倡通過社會研究以及跨學科合作改進燈光設施,促進英國社會共融。其次,報告建議有關部門在制定城市管理政策以及城市規劃時,將居民包括社會邊緣人群的需求納入考量,并且充分認識燈光照明的重要性。最后,報告呼吁有關部門根據使用需求變化靈活調整公共照明策略,注重新技術的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