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與經銷商相輔相成,彼此的目標也是一致的,皆是向“錢”看,不過,企業依靠市場實現這一目標,而市場要依靠經銷商來發展,經銷商對企業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了。當前,衛浴行業不算景氣,為提升團隊整體作戰能力和終端服務水平,很多企業紛紛成立商學院。商學院在行業不景氣時期往往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衛浴企業千萬莫要背離初衷。
除了市場大環境的不理想以外,經銷商能力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對企業的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一個好的經銷商往往能夠憑一店之力力挽整個地區的狂瀾,而一個實力不佳的經銷商往往可能帶塌一個地區的市場。所以加強經銷商的培養是衛浴等家居企業必須要列入規劃中的重點事情,而經銷商也普遍表示最希望得到企業進一步的政策扶持及經營培訓。在這方面,“企業商學院”就是目前行業比較看好的模式之一。
何為企業商學院?
企業商學院是以企業戰略和人才開發為核心,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按照混合式培訓模式設立的企業學習基地,它以構筑企業全員培訓體系為基礎,通過企業文化的導入和企業學習習慣的培育,形成企業知識管理、人才加工、市場競爭的智力平臺,最終成為實現企業戰略規劃的有力武器。
這種模式在本世紀初期進入到中國,并在聯想、蒙牛、海爾等大企業間逐漸生根,不少企業也都相繼引入這種模式。衛浴行業開始接觸商學院模式也就是最近幾年的時間,而隨著該模式的深入,不少衛浴企業也都將“商學院”納入培訓體系中來。
然而隨著商學院的逐漸普及,以前單純為了加強經銷商能力的機構,單純為了提升渠道實力的機構,真正想把經銷商作為后備人才來培養的機構已經開始變味,有成為其它“合同”附屬品的趨勢。
變味之酸:企業商學院成為品牌招商的噱頭
在招商過程中,企業把意向代理商當做上帝來看待,對方希望的東西,企業都盡量去滿足,其中后期經營培訓就是不少經銷商看重的方面。于是“企業商學院”就躍然紙上,成為企業對經銷商的承諾。但是在目前的家居建材行業中,也有一些最初承諾“商學院培訓”的企業最終不了了之,苦的是經銷商,受害的卻是企業自身。
變味之苦:培訓班拾掇拾掇就成了企業商學院
看到商學院的模式在行業中日漸火熱,部分企業為了進一步籠絡潛在經銷商,于是將自己傳統的“營銷培訓班”拾掇拾掇,搖身一變就成了所謂的“企業商學院”;但實則內容幾乎沒有改變,人才培養的模式不變,培訓課程的內容不變,效果也不可能出現太大變化。
真正的商學院應該是有一個完整的規劃,從講師到內容,從課程安排到實操項目都需要根據經銷商的實際情況而量身定制,這樣才符合商學院為經銷商著想的本質。
變味之辣:商學院淪為形式主義,后續跟進無疾而終
企業商學院更多的是通過系統化的課程讓員工和經銷商真正融入到行業中來,能夠看到一些新的商機,提升對市場的敏感度,真正能夠成為行業人士,而不僅僅只是教會他們如何賣東西,如何吸引顧客這樣比較機械化的工作。
有一些企業在這方面做得就不夠成熟,看見別的企業做商學院,自己也跟風,照著他人的樣子去做,請了講師做了規劃,但是卻不做后期的跟進,對實際效果不做分析,僅僅是一個形式主義,這樣的商學院效果可想而知。
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應該要通過良好的規劃給員工和經銷商一個良好的前景,讓員工得到成長,讓經銷商不斷壯大,實現共贏目的。
所以,在時代變化日益加快的今天,在人才培養和終端布局日益重要的當下,衛浴企業還需用更多有效的手段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和對經銷商的支持,完善“企業商學院”的培訓模式和人才儲備計劃,不要為了跟風而做商學院,不要讓企業商學院逐漸變了味;應該真正要讓商學院成為提高經銷商能力的的沃土,這樣企業才能真正走在行業前沿,屹立行業之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