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熱點城市樓市回落過程中,前期需求外溢所導致量價齊升的核心城市經濟圈都出現了明顯跌幅。同一區域板塊相鄰項目銷售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這表現出市場已不再像“新政”前一樣非理性。
正如此輪樓市資金走向外溢趨勢一般,調控的效果也逐漸從核心城市向周邊蔓延。
某集團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節后一周(10.10-10.16)40個監測內城市一二手房銷售數據發生變化,廈門、蘇州等前期較熱的城市成交面積環比節前一周均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
某地產首席分析師指出,受到新政影響的22個城市,簽約成交量實際跌幅達到了30%至40%,預計成交量將在10月下旬開始逐漸反映到簽約數據上,“如果年末央行額度吃緊,房價的下調很可能會蔓延到很多城市。”
市場不再非理性
10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10月份上半月與9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變動情況。樓市在10月上半月出現了快速退燒。
其中,北京10月份上半月一手房價格相對9月全月下降3.7%,在統計的15個城市中領跌,合肥則以相對下降3.6%在二線城市中領跌。
分析師認為,本輪樓市政策在10月中旬進入執行階段,本輪是過去十幾年房地產調控執行力度最大的一次。嚴格執行政策可以說也是出現10月份市場快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在此次回落過程中,前期需求外溢所導致量價齊升的核心城市經濟圈都出現了明顯跌幅。統計局數據顯示,南京、天津在10月上半月一手房較9月份分別下跌1.7%、2.3%。
南京網上房地產(南京市房地產市場交易中心主辦)數據顯示,第41周(10月10-16日)南京房屋認購數量為2180套,成交1312套,盡管認購數量環比上漲184%,但成交量出現下跌,跌幅環比達22%。與九月份周平均銷售數據相比,第41周認購量下跌26%,成交量更是出現腰斬,下跌56%,南京樓市已初露降溫跡象。
南京江寧相近區域兩個項目在上周末同時開盤,網簽數據顯示,東城金茂悅加推135套房源,剩余量約兩成。純新盤融僑悅城首開推出368套房源,銷售則截然相反,僅售出約兩成。
同一區域板塊相鄰項目銷售情況“冰火兩重天”,表現出市場已不再像“新政”前一樣非理性。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方面是由于融僑品牌在南京的知名度不如金茂;另一方面,江寧屬于此次南京“新政”限購區域,在這個時間節點,新開盤項目的銷售狀況也會受到壓制。
穗深周邊區域也出現了回落。合富輝煌統計顯示,10月10日至16日東莞住宅累計簽約894套,環比國慶節當周下滑60%,網簽均價1564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15%。
分析師表示,由于網簽的滯后性,實際成交數據并不能完全反映當下樓市的真實狀況,從市場價格看,北京、深圳、合肥、蘇州、南京等地都出現二手房標價大幅下降,而在限購城市中,蓄客大量放棄購房意向的現象比較明顯。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認為,統計數據顯示,一線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實施有針對性的調控政策后,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從房價環比漲跌幅度看,15個一線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明顯遏制,房價走勢趨穩。
土拍收緊
國慶節期間多城發布調控“新政”時,除對樓市本身進行限購、限貸等政策加碼,還紛紛對土地市場進行調控收緊。
如東莞市將連續出讓7宗商服用地。根據記者初略估算,這些土地面積共約34.90萬平方米。其中松山湖占5宗。
在推出土地的同時,東莞市國土局公告文件明確要求,松山湖的這些項目規劃用途為“其他商服用地、其他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在建成后,作為重點及高端企業總部人才房配套,售價不能高于9500元/平方米;此外,該批房源竣工后,5年內不能進入市場交易銷售,并且自產權登記之日起,5年內不得轉讓或出租。
也就是說,這五塊新推土地不僅僅是“限價地”,對于交易時限也做出了明確限定。另據房天下數據顯示,目前松山湖區域二手房均價為22081元/平方米,這批土地的入市對于前期相對火熱的東莞松山湖區域房價將起到一定的“降火”效果。
此外,部分城市對參與招拍掛的房企及其拿地資金要求進一步加強。10月14日,南京掛出9塊土地,在土地出讓規則中,南京市國土局要求所有競買人,若存在運營關聯則不得報名競買同一幅地塊。此外,競買保證金須為競買人自有資金并提供證明。
合肥也做出了類似的規定,在市區和肥東縣、肥西縣、長豐縣范圍內的土地,競買人每次拍賣會僅限參與其中1宗居住用地競買,且任何有控股關系的競買人不能同時參與1宗居住用地競買。
根據某集團研究中心監測,“十一”期間調控升級城市中的20個,接近半數9月成交量已經出現環比下滑,但東莞、蘇州、濟南等地環比增幅仍較大。
分析師指出,在市場分化的基礎下,調控政策也開始了明顯分化,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包括部分一二線及輻射區都出現了約束性政策,未來這種調控政策的區域分化也將更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