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即將進入煤炭需求旺季,煤價或將維持高位甚至繼續走高。
近期,隨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冬季環保方案出臺,環保限產幅度及區域均有所擴大。目前部分煤炭產地已提前進入環保限產狀態。煤管票發放、煤礦銷售時間都將繼續受限,各地煤礦安全檢查隨之陸續開展,這些因素都加劇了煤炭供不應求的局面,導致當下煤礦挺價、漲價意愿強烈。
另一方面,十九大將于10月18日正式召開,十九大召開在即,環保整治將加大力度,還將關停部分煤礦,煤礦主產地安全生產警鐘也即將敲響,因此煤炭供應持續縮緊。靈敏嗅覺的部分貿易商開始提前囤煤。市場貿易商的囤煤行為把原本取暖季之前(即往年11月前后補庫存所引發的煤炭價格上漲)的一波行情,強行提早到了9月。
據央視財經新聞消息稱,記者到山西長治地區采訪時了解到,那里的煤礦庫存比較低,拉煤的大卡車排起了長龍,存在車等煤現象。
環渤海煤價跳躍式上漲至692元/噸
9月份,煤炭價格迎來轉折點,平穩運行中部分地區高位回調。其中環渤海港口、陜西、浙江、內蒙古、廣東等地煤價出現上漲。近期,動力煤市場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尤其是環渤海和江內地區,價格呈跳躍式的上漲,總體漲幅都在30元以上,動力煤貿易商的“春天”突然來了。9月18日,CCI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報692元/噸,再創今年以來新高。與此同時,而受環保因素影響較大的焦炭庫存低位,焦炭市場也開啟新一輪上漲,漲幅普遍在100元/噸。
有業內人分析指出,就目前形勢來看,今年冬儲備貨很有可能提前進行,四季度國內動力煤價格或迎新一輪上漲。而促使環渤海地區煤炭價格及價格指數持續上行有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的疊加:一方面,發電耗煤持續快速增長,電廠日耗仍處高位。經濟向好帶動下游依舊強勁的用煤需求。另一方面,自6月份國家開始抑制劣質煤進口,煤炭進口貿易受限,海上煤炭運價出現“暴漲”走勢。
此外伴隨著煤炭市場去產能逐步深入,受環保檢查、安全生產等因素影響,煤炭主產地產能釋放緩慢,產量增長不及預期,造成部分地區煤炭供應處于偏緊狀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原煤產量2.9億噸,產量環比減少361萬噸。這也印證了安全生產等因素對原煤生產的影響。
而貿易商們借用煤炭供應短期偏緊,電廠需要補庫時機,大量囤貨,利用信息不對稱進行加價,以推高市場煤價。
煤產區煤價普漲,上調幅度均在10-25元/噸
9月18日,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價格指數顯示,當期綜合交易價格指數為139.66點,環比上漲0.42%,為7月10日以來,“太原指數”連續第十周上漲。
同時,9月18日,榆陽、橫山、神木、府谷等地煤礦進一步上調了煤價,上調幅度均在10-25元/噸。其中,榆陽區個別煤礦甚至一次性上調煤價42元/噸。陜西榆林榆陽區最高煤價已漲至570元/噸,而漲價還在持續。
此外內蒙、橫山、神木、府谷許多煤礦也上調了煤價,上調幅度均在10-25元/噸。內蒙古受荒漠治理會議影響,以及早前發改委8月25日正式通知蒙東地區六大煤礦產能9230萬噸全部復產。據統計,傳言恢復生產的9230萬噸煤炭產能,實際是8800萬噸/年,其中有超過8000萬噸的產能今年1-7月份都在正常生產,因此這幾個礦的復產并不會造成產量的大幅增加。
不僅如此,9月份開始的新一輪安全督察形成的預期,使得市場對短期產地供應形勢并不樂觀。“三西”地區各大煤礦都將面臨全面安全大檢查,煤礦生產受限,甚至部分煤礦暫停生產的局面。陜西府谷煤礦繼續停產,當地煤炭供不應求,榆林再現拉煤車排隊搶煤熱潮。
山西方面,受8月份山西地區煤礦事故以及目前被頻繁關注的環保檢查等因素對煤炭企業生產、運輸將產生明顯影響。
針對此輪煤炭漲價,近日,發改委起草了《關于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制度指導意見及相關考核辦法》(征求意見稿)。根據方案,我國將科學確定煤炭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對于平抑煤價“過山車”將起到積極作用,促使煤價最終回歸合理區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