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商業,一個新經濟時代的全新概念,當實體經濟面臨挑戰,如何發掘社區潛力,在全四川構建美好社區商業,是諸多商業體及大中小企業甚為關心的問題。
實體經濟發展如何?
各行業如何開源共贏?
社區經濟又如何創建?
9月18日,全國各地商業精英齊聚成都,對諸多商業問題進行了探討與交流。

由“鵬友會”主辦,居然之家協辦,生態增值聯盟支持的“周三聚”第200期活動在成都華爾道夫酒店舉行。
本場活動以《新經濟下的存量空間——美好社區商業》為主題,邀請立足美好社區品牌機構與企業進行分享交流。
自2015年5月始,“鵬友會”創立已四載有余,活動足跡遍布南北方一二三線城市十余個,并深入全川各地,為各類經濟產業體賦能。第200期活動中,不僅邀請了商界精英各抒己見,更是達成社區商業代表企業簽約,實現更好為社區商業服務,謀求經濟新發展。
是新經濟,更是新型社交關系
鵬友會核心創始人、西南交通大學國際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中房協西南站主任蔣鵬先生在分享中提出了“存量空間”和“新型社交”的關系。直擊傳統商業地產面臨的“難”點:未能建立新的社交關系適應新的生產力,無法滿足未來的生活方式。

蔣鵬先生提出,新型社交關系,需要“開放、獨立思考”、“關心自己的環境”、“關心自己的行業”以及“關心他人行為帶來的結果”,建立在此之上的商業模式及商業經濟,更能符合當下發展需求及未來趨勢,擁有更多可能。

美好生活,從家開始
生態增值聯盟發起人之一、居然之家四川分公司總經理李衛東先生,在提到“社區商業”時,直言這是下一個風口。

從機遇來看——
一方面,國外經驗表明,在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后,社區商業所占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一般在40%左右,有的甚至高達60%,而我國目前人均GDP已經接近1萬美元,但社區商業僅占30%,可見其發展空間巨大。
另一方面,城市中心型商業趨向飽和,社區商業開始成為未來商業的重要方向。

隨著消費習慣的個性化、就近化、碎片化和場景化,有著清晰消費客群,能夠與顧客無縫對接的社區商業,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加之政府大力支持,僅成都全市,到2022年,擬打造社區商業消費新場景200個,新建便民服務示范點300個,新增社區商業文化主題店、特色店、體驗店1000個。
從挑戰看——
目前的社區商業盈利有限、創新不足,多為中小微企業和私人商戶,難以承受過高租金和運營成本,從而導致發展謹慎、創新動力不足。
同時,服務功能缺失,無法充分滿足居民需求,且未能積極介入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

李衛東先生提出,“更好的服務與體驗,是新零售下社區商業發展之道”。越能夠提供好服務和體驗,就越有未來。
居然之家致力于新零售“美好家居”社區服務,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提出了“拎包入住”、“舊房煥新”、“家居文化”、“家居便民”4大內容。
作為匯聚國內外家具建材品牌、擁有豐富產品及優質服務的全國性連鎖家居商場,居然之家目前已將“美好家居”的理念及服務落實到四川多個城市,深度踐行“社區服務”,并實現跨行業聯合,為社區提供更好服務,率先與盒馬鮮生、蘇寧易購等多業態合作、互補,服務共享。線下“居然之家美居中心”更是積極聯合開發商及物業,盤活商業存量,實現物業服務增值。

李衛東先生表示,居然之家將持續攜手更多商業,打造更好的新零售社區商業,在全川范圍內努力推進實現“美好家”。
社區是一個城市的基礎單元,能夠把一個社區服務好,就能夠把城市服務好,打造社區商業消費新場景,助力全川發展。
新經濟下的行業機遇與社區機遇
小到零售行業,大到地產商業,如今的消費,已經由傳統模式轉變為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模式。永立集團商業管理公司總經理康紅捷女士表示,能得新一代消費者“z世代”人心,方能得新經濟未來。

新經濟體系下,一味的單打獨斗早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當前的經濟體,是協同作戰的經濟體,更需要行業上下乃至跨行業的深度合作,共同尋找機遇。
花樣年地產集團副總裁、成都區域總裁朱國剛先生提出,新經濟環境及新消費場景下,行業更多的機會重在協作,緊密結合上下游相關企業,協作共贏,堅持探索,才能獲得更好的行業機遇。

無論是故宮的創新文創,亦或是“大白兔奶糖”跨界美妝,都是對新經濟下,新消費觀念的迎合。
除此之外,模式創新對于企業在新經濟下,也有著重要意義。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四川分公司總經理李圣震先生,就向大家分享了海爾創新的“秘密”。

在智慧時代,海爾是經由傳統經濟向物聯網經濟轉變的成功企業。
作為一家老牌企業,海爾在發展中,不斷摸索用戶痛點和市場需求,從用戶角度出發,抓住“便捷”“舒適”及“智慧”的需求,產品數據化、線上線下一體化,實現了海爾智家共享新零售平臺的模式創新。
而對于用戶下沉及消費分級,西南財經大學教授、互聯網金融與支付研究所所長帥青紅先生則提出,這是當前新經濟環境下,數字經濟的新未來。
當“拼多多”大量搶占消費群體,當互聯網用戶大規模下沉至三四線城市,當電商巨頭開始“渠道下沉”,打造線下經濟,意味著,新經濟體正在構成。面對精細化的消費細分、用戶的大量下沉,企業如何在社區商業時代突圍顯得尤為重要,帥青紅先生稱,要以體驗式服務取勝、尋找差異化突破,方能在社區商業中搏得一席之地。
創意為社區及城市帶來巨變
重慶知名創意園區TESTBED2貳廠文創公園創始人周迓昕先生,則從“創意”出發,以貳廠的前世今生為例,分享了“創意”帶給社區、城市的巨大改變。

貳廠的誕生是機緣巧合更是深思熟慮。
在周迓昕及兩位朋友的共同努力下,重慶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年度調研城市評選中,高居第二。
正因為這次調研,讓周迓昕和伙伴們看到了老城市的新可能,并成功打造了貳廠文創公園。這樣一個創意,帶來的并非“營銷”,更不是簡單的“重建”,而是推動了周邊小區改造及文物保護,更刺激了周邊范圍內的商業更新。

在周迓昕看來,一個好的創意,并非僅僅只關乎個人,更關乎一個社區、一座城市,乃至一個社會,是為了讓社會更美好,這正是美好社區商業的核心。
讓商業成為推動社會向善的力量
除了對社區商業的探討,活動還邀請到愛思青年創始人,周玉亮先生對“企業”與“公益”的關系及意義進行了探討交流,周玉亮表示,價值觀,是企業的重要資產,企業已不僅僅是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體,更是社會細胞,是社會文明進步、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者,需要對員工、消費者、供應商、社區、環境負責。
參與公益、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最有價值的投資。周玉亮提出公益也需要精準聚焦,如同社區商業一樣,也需要協同。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更是需要從內部開始,做全體員工都有參與感的公益。
“讓商業成為推動社會向善的力量”,周玉亮說到。

活動尾聲,為更好推動社區商業發展,搭建美好社區商業,聯盟簽約儀式正式舉行,馳城集團總裁劉城瑋、花樣年地產集團副總裁、成都區域總裁朱國剛先生、蘇寧易購集團西南地區總部執行副總裁兼成都地區管理中心總經理楊萬波先生、永立集團商業管理公司總經理康紅捷女士、中國綠色家居環境技術工作委員會會長、中輕聯《全裝修產品和服務技術規范》領導小組執行組長李洪帆先生、伊泰置業(成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美峰先生、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四川分公司總經理李圣震先生、盒馬鮮生四川區域總經理桑海歐先生、生態增值聯盟發起人、居然之家四川分公司總經理李衛東先生、東易日盛家居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副總經理芮泉龍先生上臺參與簽約。

隨著倒計時結束,簽約儀式落成,美好社區商業聯盟正式啟動,相信在聯盟的努力下,在跨行業、跨專業的協作下,能在全四川乃至全國范圍內,為行業、社會創造新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