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浪蕩出千層波。2022年下半年開始了,但地產“暴雷”帶給大家的影響似乎還在延續。今年以來除了中央層面上,數據統計已有約150個城市發布了穩樓市調控政策,各地城市因地制宜,力度持續升級,且創意迭出,推出大蒜、小麥、西瓜換房、買房送豬等,達近年來樓市調控數量高峰。但近日世茂股份公告披露,公司7月3日到期的一筆10億美元債未能如期償還,房企償債壓力再一次被推至風口浪尖?傮w來看,百強房企銷售業績和拿地規模下降近50%,購房者對房地產市場還沒不是太有信心,那種狂熱買房的氛圍,一去不復返。據CRIC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100家典型房企融資規模為3837億元,同比下降53%。且房企到期債券7月將達到年內高峰,約830億債券到期……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判斷:“從短期來看市場已經觸底,但是恢復仍然需要時間,是一個緩慢和溫和的過程”。

另外一則消息:有機構披露的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已有河南、湖南、江西、廣西等15個省份超50個樓盤發布了“停供”公開聲明,全國掀起房貸“斷供潮”,涉及資金5萬億。首先引起浪的的是景德鎮恒大瓏庭 900 多戶爛尾樓業主,他們發布的 " 強制停貸告知書 ",打響了 " 停貸抗議第一槍 "。大多數業主向第一財經媒體表示,若樓盤無法在一定期限內復工,將選擇強制停還按揭貸款,風險與損失由各方共擔。在這些樓盤中,有的是已經延期交付多年、實打實的爛尾樓。有的則是還沒到交付時間,但因房企資金緊張、至今難以復工的停工盤。其中,很多斷供項目主要發生在包括恒大、新力、世茂等已經違約的房企項目上。此外,據克而瑞報告:截至2021年年底,在其24個重點監測城市中,尚未交付的問題項目總建面高達2468萬平方米,其中鄭州、長沙、重慶和武漢等城市項目交付風險較大。
無可厚非,房地產發展預期不理想帶給整個建筑工程行業以及關聯產業的影響深遠,在短時間無法消除。近期,上市建材家居企業相繼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蒙娜麗莎:預虧4億-5.5億元、全筑股份:預虧損5億-7.5億、帝歐家居:預虧2.2億元-2.8億元、東易日盛:預虧3.4億-4.2億元、東鵬控股最高預估盈利1.05億元至1.35億元,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5.23%至72.88%、美克家居:預虧1.8億元-1.5億元、廣田集團:預虧1.6億-2.4億、寶鷹股份:預虧4000萬元-7000萬元……對于至暗時刻,凈利大跌、業績慘淡原因,企業表示普遍是受外部的疫情、俄烏戰爭導致燃料漲價、原材料上漲、房地產應收款項以及市場不景氣影響。但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房地產行業的動蕩與不確定性。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對于雷區的世茂,據調查,曾獲2020年度戰略其供應商有科勒、蒙娜麗莎、唯美、東鵬、大自然家居、歐普照明、東方雨虹、漢斯格雅、意聯德鑫、星月門業、堅朗五金、王力安防、喜臨門、名門鎖業。
有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暴雷——還未觸底;新冠疫情——卷土重來;俄烏戰爭——持續三個月多,對于市場的不確定性,品牌不變的是何時都要構建一個以消費者價值為核心的商業邏輯與服務體系;擴張產能時需要謹慎,做好產品迭代、產品成品交付、渠道多元變革、工廠精細化、提質增效運營等一系列問題,比如未來小B端將會是瓷磚營銷的主要渠道,包括設計師主導的小B空間、整裝,以及舊房改造,有相當部分回到零售,特別在三四線城市,因此需要做好品牌定位,精耕細分品類,當下面對整體樓市環境,建材供應商基本不愿放款先墊資給開發商銷售自身產品,要做好房地產下行苦日子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