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發展,南京都市圈已經初步實現了協作、基本完成了聯合、部分形成了融合,正處在從要素流動向資源融合、從交通一體到產業融合、從經濟協同到社會融合、從松散協作到制度融合的深度轉變期。
昨天下午,南京都市圈第一屆黨政領導聯席會議暨南京都市圈城市發展聯盟成立大會舉行,南京、鎮江、揚州、淮安、蕪湖、馬鞍山、滁州、宣城等8市的書記市長們齊聚一堂,共商南京都市圈一體化融合發展大計。
A【規劃一體化】
建設8個跨界經濟板塊 打造新型城鎮化試驗區
楊衛澤(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近期,我們將共同努力,積極爭取兩省政府支持,盡快把《南京都市圈區域規劃》上報國家發改委;及時開展前期研究,確保明年下半年啟動產業發展、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公共服務一體化、綜合交通(修編)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協調做好南京江北新區與相鄰區域在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城鎮空間等方面的資源整合。此外,我們將加強相鄰地區合作對接,規劃建設龍潭—下蜀濱江新城、六合—儀征跨界新城、仙林—寶華科學城、祿口—柘塘—博望新城、湖熟—郭莊新城、南京—宣城產業新城、鎮江高橋—揚州紅橋地區、蕪湖—馬鞍山江北新區等一批跨界經濟板塊,共同打造新型城鎮化試驗區。
抓好都市圈各項規劃編制實施
潘朝暉(蕪湖市市長):蕪湖必須更加緊密加強與圈內城市尤其是南京市的協調合作,共謀發展。我建議,進一步抓好南京都市圈各項規劃的研究、編制和實施,特別是各專項規劃的編制和實施,進一步凸顯南京都市圈在全國眾多城市群中的特色,加強對外宣傳,提升都市圈的對外形象和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推進南京都市圈基礎設施一體化,尤其是交通設施一體化,加快建設蕪太高速江蘇段,將南京至馬鞍山軌道交通延伸至蕪湖。進一步提升南京都市圈的要素集聚水平,抓緊搭建引進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的公共平臺,增強都市圈集聚能力,同時推動區域內要素流動。進一步加強南京都市圈城市在具體工作上的相互支持與配合,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加大城市之間具體問題的協調力度。
加速寧馬同城化刻不容緩
張曉麟(馬鞍山市委書記):2001年馬鞍山市正式加入南京都市圈,為馬鞍山實現與都市圈內城市互動發展,進一步融入長三角奠定了基礎。2003年9月,馬鞍山市與南京市簽訂了《寧馬兩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和科技、規劃、交通基礎建設等城市間八個專項協議,之后,與南京市開展專題合作,加快對接,取得了良好成效,并初步建立對接合作機制。南京都市圈區域合作過程中,存在產業結構雷同、布局不合理、利益訴求不一致,以及基礎設施重復建設等問題,亟需建立更加緊密、多方面、多層次、立體式的交流合作關系。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致力都市圈政府間合作,著眼于體制機制創新,打破行政區劃的人為限制,加強信息的交流,不斷提高區域經濟參與市場資源配置的能力。同時,以強化都市圈內整體規劃、優勢互補、實現資源共享和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為目標,大力推進《南京都市圈區域規劃》的實施,構建共享、共建、同城化發展的保障體系。對于馬鞍山來說,我們會一馬當先,加速寧馬同城化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