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是互聯網企業就有互聯網思維,它們可能在做互聯網平臺、互聯網產品。而傳統企業,也不是托管個社交平臺、官網、SEO,就有了互聯網思維—這只是有了互聯網手段。
我想正確的出發點,應該是從更底層的思考方式上開始轉變。
商業模式的輪回
將時間拉長到時代,我們能看到商業模式是在輪回中前進的。最開始大家都以產品做核心,挖掘自己的USP:獨特銷售主張,瘋狂打廣告。之后越來越多人玩品牌,大家都看著越來越高級,各個公司都越來越喜歡拍沒人看得懂的廣告,把自己弄成了沒人看得懂的公司。再后來,競爭更加激烈,要將自己與競爭對手區別開,我們就要講定位、插位、升位。而今天,我們又回到了用戶體驗、產品本身為核心的時候。這就是互聯網思維最本質的內容。
在各個領域,人都是物以稀為貴,所以趨勢和偏好總在被發現、被滿足、被厭倦、被新的滿足中循環。認清所處時代的風向最重要。小米沒有用做手機的思路做手機,一切的背后都是以用戶體驗、用戶需求為核心的互聯網思維。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結合,表層是渠道、媒體,深層一定是思路、態度。
商業邏輯的明晰
互聯網思維有很多細項,比如簡單、極致、微創新、以用戶為核心、粉絲效應,等等。每一點都要有清楚的商業邏輯貫徹到底。不然就只是飯桌采訪上的談資,而無法真正讓企業獲益。
博洛尼身處家居行業,在確定用互聯網思維改造企業后,我們拿以用戶為核心作為突破口。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路是三個層次:
1. 如何發現客戶真正內心所需
當時博洛尼已經放棄了“家裝”的全國復制模式,這是因為我們另一個互聯網思維:要將產品簡單化、標準化,而家裝的整體施工、安裝、服務模式太復雜了,產品明顯更簡單。但在北京上海,我們仍保留了家裝業務,而且更加精進,因為要支撐博洛尼的“千戶入戶調查”。每年我們會走進1000家裝修過的客戶做高端訪談級的深度調查,除了詳細的問卷,還會觀察國人的家居生活特點:數柜子里有多少雙鞋、多少件衣服。消費者需求是不能編的。這是我們所有動作的基礎。
2. 顧客痛點設計解決方案
我們會發現,顧客特別關心環保,仍然注重性價比,關注人性化居住舒適度,喜歡高大上的設計、但需求位次并未像想象中那樣靠前,等等。這個調查進行了三年,我們才切實總結出這些分析結果。在此之前,我們一直誤認為顧客對于家裝的設計風格是毋庸置疑的第一需求,甚至在調研初期,都在懷疑數據量不夠精準分析。
于是博洛尼為顧客免費上門測量,免費設計3套方案。我們與歐洲頂級設計師合作,一次性投入巨資打造一整套風格戶型模板體系,設計師再強化復制微調,在規模成型后,顧客就能用很低廉價格享受有設計感的空間。博洛尼做出國人收納理論,為每個特性空間專門進行人性化設計,比如老人房抽屜多不用常彎腰,沙發(沙發裝修效果圖)硬而高站起時更穩。這些微小改變的積累帶來整體效果爆發。
3. 超預期滿足
顧客關心環保,我可以做出滿足國家標準的材料、工藝,但這樣無法超預期,也無法成為現象級事件被人記住。博洛尼推出了“變態級”環保:板材馬來西亞進口,甲醛釋放量優于國標3倍;建材用膠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優于國標10倍;油漆類產品48小時內就能徹底揮發完,而一般需要三年。
思維層級的轉變,是企業改變的源動力。文/ 蔡明 科寶 博洛尼創始人兼CEO 來源: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