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京鼓樓區的市民汪先生有兩套房產,其中奧體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市價約300萬元。最近,他想盤活資產,輾轉幾家銀行,都清一色地建議他申請裝修貸款。
一家國有銀行理財中心的李經理表示:“實際上也就是個形式,一手房可以直接拿到銀行辦抵押貸款,而二手房如果房主名下沒有自己的公司和關聯的用途,想在銀行盤活資產不容易。現在,一個通行的辦法就是找一家裝修公司做一份假裝修合同,以裝修貸款名義把錢貸出來。貸款由銀行委托支付到裝修公司,再從裝修公司轉給您。”至于裝修公司怎么找,她說,你們可以自己找,銀行也可以推薦,銀行有“固定合作的擔保公司和裝修公司,沒有風險,當然會有一到兩個點左右的手續費”。
目前住房類資產普遍存在變現難。南京一家長期從事個貸業務的零售部老總李偉說,個人二手房抵押貸款一直沒有單列產品,傳統的辦法一般是個人把房產抵押給社會上的投資類擔保公司,擔保公司“受托”來抵押融資,但顯然這背后形成一個巨大的灰色地帶,并且容易形成糾紛和風險。
南京一家股份制銀行負責房貸抵押品處置的經理說,近年來,銀行新業務品種中確實只有裝修類貸款適合二手房“變現”。這種由擔保公司和裝修公司操作的消費貸款有的可能用于炒股,或者繼續買房,有賺有虧,投資失手是常有的事,房地產抵押類貸款新生不良增多,主要來自這一領域。
裝修貸款是消費信貸的一種,顧名思義是銀行向個人客戶發放的有明確用途的消費性個人貸款,其中不包含房貸。招商銀行[-0.09% 資金 研報]南京分行零售部相關人士介紹,他們前幾年開辦的消費貸款的授信,都是通過刷卡完成支付的,所有開發商售樓部的POS機上,銀行給客戶的消費信貸授信額度“一分錢也刷不出來”。央行和銀監會發布的《關于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加強對消費性貸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購買住房。但二手房主通過與裝修公司、中介機構的相互配合,加之銀行普遍的“睜只眼閉只眼”的默許,使得通過“消費貸款”方式流出的信貸,很容易進入了一個“灰色地帶”,銀行難以有效監管。實際上,這也是金融產品少,制度僵化,逼著銀行和擔保公司、裝修公司合謀造假的一個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