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基礎設施是我們經濟快速騰飛的基礎。
由于疫情影響,年初兩個月中國經濟受影響較大,眾所周知,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分別是投資(搞基建),消費(享生活),出口(外貿)三駕馬車驅動創新,若2020全年要完成6%的增速恐怕不易;由于疫情在海外肆虐,外貿是指望不上了,其貢獻率下降到超15%,靠內需消費拉動有限,所以最刺激經濟最直接的還是投資大基建,尤其新基建。
2020年國家重啟大基建,水泥,建材等行業會明顯受益。房地產業會被拿來救急所以調控會有所放松,同時銀行配合國家政策也要加大貨幣投放量。所以今年股市不會太差,房地產,銀行業等表現也不會太差,當前就是最好的介入時機。
更何況如今中國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較,基礎設置建設還相對落后,所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是可行的。就像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所說,投資基建短期有助于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于釋放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目前各省,地方市政府密集推出一系列龐大投資計劃,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河南、云南、福建、四川、浙江等超10個省份,公布投資總額已經超過40萬億元。并且,推出新一輪大規模基建的呼聲也在不斷增長。

來源:智能礦山裝備
制造業陶瓷行業的鍥機
雖然交通建設,公路、高鐵等仍是主打,但是今年在清單中,生態環保、養老、醫療等比重大幅度提升。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早前,中央還曾召開3次有關“新基建”的會議:
①2月23日,中央召開工作部署會議:智能制造、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
②2月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推動生物醫藥、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
③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新”,用創新驅動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我覺這個 “新”最重要體現在以下兩點,一是新的城市地區,2019年中國城鎮化率為60.6%,而其他發達國家占比約80%,中國還有很大空間;如今城鎮化的人口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預測到2030年中國城鎮化率達71%時,新增2億城鎮人口的80%將集中在19個城市群,60%將在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7個城市群,未來上述地區的軌道交通、城際鐵路、教育、醫療、5G等基礎設施將面臨嚴重短缺。二是是新的領域,調整投資領域,在補齊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傳統基建的基礎上大力發展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新型基建,以改革創新穩增長。
基建的背后,蘊孕著很多大的鍥機,利于陶瓷行業發展,陶瓷企業要緊緊把握住這個鍥機,比如 特色小鎮是在我國城鎮化探索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嶄新方向,特色小鎮建設,無疑為產能過剩的建材行業提供了一個去庫存的機會。對建材行業來說,農村基礎建設是一片“藍海”。尤其是裝配式建筑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推行,對于瓷磚等材料會釋放大量的需求;還有2019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基礎建設機遇等等。【超鏈接 陶瓷大商機!總投資5.9萬億元!廣東千余重點項目能給陶瓷行業帶來鍥機嗎?】今年以來,新基建被提到新的高度,如今中國疫情基本上解除,企業全面復工遠遠的比外圍穩定,大基建、新基建等巨大內需也在轟轟烈烈展開,預測2020年后,這些重磅消息或將會引爆市場!
